美国人上大学要考试吗
在前几期的文章里,我们聊到了“中国留学生被美国高校劝退”以及“中国留学生涉及学术诚信问题”等事件,引发了中国留学生和家庭的广泛关注。
学术文化背景的差异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让中国的留学生屡屡受挫和吃亏。
因此,为了帮助广大留学生缩小学术背景文化之间的差异,更好地理解美国校园文化和对学生的要求。
在接下来的几期里,敏敏老师会跟大家分享一系列相关文章,让中国的留学生在出国前就能够转换思维,做到知己知彼,从而更好地适应留学生活。
当然,不止针对留学生人群,对于国内的各个阶段学生也具有参考意义。
思维一
相对考试成绩,自己真正学到了什么更重要
想象一下大学毕业那天,你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涯,是这一纸证书重要,还是你肚子里的知识财富更让你值得回味呢?
成绩是我们中国家长、学校和社会评价一个学生能力的重要指标,但是,在美国的大学,好成绩是他们追求的结果,却不是唯一的追求目标。
美国著名作家、演说家托尼罗宾斯曾说过“没有满足感的成功就是失败”。很多学生成功进入了美国顶尖大学和其它大学,也获得出色的成绩,并顺利毕业,他们将来可能成为医生、金融从业者、律师等等,但是他们却缺乏了一丝生气,表现得并不开心。
原因就在于他们并没有真正学到自己内心想学的东西。
学到自己真正想学的,意味着学习过程是受到好奇心的驱使,而不是单纯地追逐好成绩。
如果能摆脱文凭和学历的束缚,就有更多空间去思考自己关心的问题,积极地寻找答案。
当学生们对学习保持着好奇心,才会学到更多的东西,而成绩只是水到渠成的附属品。否则就本末倒置了。
思维二
在家长面前,把自己当一个大人
18岁,代表着长大成年,大多数学生觉得摆脱了父母的期望和干涉,获得了自由的生活,但是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孤独、烦躁、焦虑和难过。
独自面对未来的生活是这个阶段的必修课,父母不再是我们生活中所有的靠山,学生需要适当减缓这层依赖关系。
将内心的需求更多转移到与老师、同学和导师的社交上,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①分离焦虑
熟悉新的环境,自己决定选课、时间管理,并规划社交活动。将精力花在这些有意义的事情上,生活更加充实,焦虑感就会降低。
②过渡期
自己的生活渐渐向“大学模式”过度,跟父母之间的交流更多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交流,在遇到困难时也不得不寻求远方家人的安慰,也是正常的情况,自己需要慢慢习惯,并适应这种状态。
③建立新型“亲子关系”
跟父母之间的交流更加独立、自主,作为一个成年人跟他们交流自己的想法。比如为什么选这门课,基于自己的爱好、未来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等。在遇到分歧的时候,如何让父母理解自己,同时也照顾父母的感受。
最终真正做到“自己对自己负责”,让双方放心。这时,学生跟父母之间是成年人之间的交流。
思维三
与自己的教员保持良好的互动
教员是大学里的老师,他们负责给学生们上课,但是在辅导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要打拼,比如自己的科研和学术任务。
这些恰恰是学校对教员的要求,因此他们常常背负着学术的压力,忙于研究并发表自己的论文,以便成为有影响力的学者。
与此同时,教员还要轮流担任学校的行政职务,还有不同委员会的委员,比如海外学习、学生调研、课程委员会等等。
因此,教员的工作通常围绕着“研究、教学和服务”展开。
这就决定了教员不可能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本科生的培养中,对于大学生来说,不再像高中时期受到老师的全身心关注。
这时,学生需要调整自己的期望,并且站在教员的角度看待问题,与其等待教员来关心自己,不如试图主动进入学者们更宽广的理念、探索、实验和对世界的认识之中。
与教员建立密切的联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主动寻找可能建立私交的教授的课去上
②课外主动找教员谈学术问题
③在课外主动找教员谈非学术问题
今天的3个思维分享至此,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