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留学美术生真实现状
中央美院“镀金”梦碎:23位小艺术家集体“人在囧途”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摇篮,艺术的圣地,是多少怀揣艺术梦想的年轻人的天堂。佛罗伦萨国立美术学院更是世界顶尖的美术学府,如同艺术界的“珠穆朗玛峰”,吸引着无数攀登者。对于中国艺考生来说,能够在那里深造,无疑是镀了一层闪闪发光的金。
于是,当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推出佛罗伦萨国立美术学院官方预科课程定向委培项目时,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千层浪。这个项目,听起来就令人心驰神往!中央美院的光环,加上佛罗伦萨的诱惑,简直是强强联合,魅力倍增!
在中央美院学习一年预科,然后直通佛罗伦萨,这简直是艺术留学的“VIP通道”!不少艺考生和家长被这美丽的愿景所吸引,欣然跳进了这个“坑”。
这些学生,个个都是艺术领域的佼佼者。他们原本已经拿到了国内知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却为了更高的艺术追求,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机会,选择了这条看似更加辉煌的道路。家长们也倾尽全力,投入巨资,只为给孩子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20多万的学费,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这背后,是父母对孩子的殷切期望,是家庭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一年预科结束后,23名学生,竟然无一人被佛罗伦萨国立美术学院录取!这个结果,如同晴天霹雳,令家长和学生们都难以置信。说好的“保录”名额呢?说好的95%的录取率呢?招生时那些信誓旦旦的承诺,如今都变成了空头支票。
招生老师,之前自称是“中央美院胡老师”,说得天花乱坠。50个名额,20个保送,剩下的还有两次考试机会,95%的入学率,这简直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家长们当时一听,觉得这机会太难得了,趋之若鹜。
结果呢?孩子们在中央美院国际学院本部学习了一年,最后却连个结业考试都没通过。这就好比,花了大价钱买了张“头等舱”的机票,结果却被告知航班取消了,这谁能接受?
更令人气愤的是,事后家长们才发现,这个所谓的“中央美院国际学院项目”,实际上是由一家叫做上海缇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培训机构在操作。“中央美院”的金字招牌,被这家公司用来招摇撞骗。而那位“中央美院胡老师”,实际上也只是这家公司的员工。这就好比,你去一家米其林餐厅吃饭,结果发现厨师是个路边摊的大叔,这种落差,谁能体会?
家长们感觉自己被骗了!他们原本以为是把孩子送进了艺术的殿堂,结果却发现,这只是一个精心包装的“商业陷阱”。
如今,23个孩子,就像23只迷失方向的小鸟,不知该何去何从。他们放弃了国内大学的录取机会,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最终却“无学可上”。他们的艺术梦想,如同断了线的风筝,飘摇不定。
这个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艺术留学市场的反思。那些打着名校旗号,承诺高录取率的项目,究竟有多少是货真价实的?有多少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家长和学生们,在选择留学项目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多方考察,不要被虚假的宣传所迷惑。留学不是儿戏,它关系到孩子们的未来,关系到家庭的幸福。
“中央美院老师”竟是培训公司员工?这波操作比川剧变脸还快!
如今留学市场鱼龙混杂,各种中介机构层出不穷,都恨不得把自己包装成“金牌机构”、“名校直通车”。为了招生,一些机构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各种承诺、各种保证,说得天花乱坠。最近爆出的中央美院国际学院意大利预科项目事件,就完美诠释了留学市场的“套路”。
故事的主角是23位满怀艺术梦想的年轻人,以及他们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他们被“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和“佛罗伦萨国立美术学院”这两个闪亮的名字所吸引,以为找到了通往艺术殿堂的捷径。
招生简章上白纸黑字写着,这是中央美院和佛罗伦萨美院联合举办的官方预科课程,还有“保录名额”、“优先录取”等诱人字眼。联系上的招生老师,也自称是“中央美院胡老师”,让家长们感到安心可靠。
然而,等孩子们交了钱,上了课,才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这位“中央美院胡老师”,实际上是上海缇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员工。这家公司才是这个项目的真正操盘手。中央美院国际学院,更像是被“借用”了名头,为这个项目增添了一层光鲜亮丽的外衣。这波操作,堪比川剧变脸,让人真假难辨。
之前宣传时,“中央美院”、“官方项目”、“保录名额”等关键词,如同闪耀的霓虹灯,吸引着学生和家长们。如今真相大白,才发现这些光鲜亮丽的背后,隐藏着商业运作的套路。
试想一下,如果招生时就明确告知这是由一家培训公司运作的项目,还会吸引这么多学生和家长吗?答案显而易见。很多家长选择这个项目,正是因为“中央美院”的品牌和资源,以为可以得到更专业的指导和更高的录取保障。
然而,现实给了他们沉重一击。一年预科下来,23名学生全军覆没,无一人被佛罗伦萨美院录取。这个结果与当初的承诺大相径庭,也让家长们意识到,自己掉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这个事件暴露了留学市场的一些乱象。一些机构为了牟利,不惜夸大宣传,甚至虚假宣传,利用家长和学生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对名校的渴望,编织谎言。他们巧妙地利用“合作”、“官方”等字眼,模糊项目的主体,让学生和家长误以为这是官方项目,从而放松警惕。
“中央美院国际学院”虽然可能并非故意欺骗,但也难辞其咎。作为合作方,他们对项目的审核和监管是否存在漏洞?是否对合作机构的资质和能力进行了充分的考察?这些问题都需要他们给出答复。
这个事件也给学生和家长敲响了警钟。在选择留学项目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华丽的包装所迷惑。要仔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包括主办方、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录取保障等。不要轻信口头承诺,更不要被所谓的“名校光环”冲昏头脑。要理性分析,谨慎选择,避免上当受骗。
此外,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留学市场的监管,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打击虚假宣传和欺骗行为,维护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更加健康、有序的留学环境,让学生们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留学梦想。
保录?不存在的!涉事公司甩锅比翻书还快!
23个孩子满怀憧憬地踏上意大利留学之旅,最终却铩羽而归,这其中的辛酸与无奈,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会。面对家长们的质疑和愤怒,涉事公司上海缇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回应,更是让人大跌眼镜。他们不仅没有承担责任,反而将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这甩锅速度,比翻书还快!
首先,他们否认了“保录”的承诺。尽管招生简章上写着“成绩优秀的学生可获得免试录取资格,此资格名额最多不超过20人”,但在公司负责人刘先生口中,这20个名额并非针对这个班级的学生,而是面向全球的。他还强调,公司从未承诺过23名学生都能入学,最多20个名额,最少可以是0个。这种解释,简直是文字游戏玩得炉火纯青。当初招生老师信誓旦旦的“保录”承诺,如今却被解释成“最多20个,最少0个”,这不明摆着是玩文字游戏,糊弄家长和学生吗?
其次,他们将学生未能录取的原因归咎于学生自身。刘先生表示,学生们没有被录取,主要是因为成绩不达标,语言水平不够。他强调,这些学生B2的语言水平都没有达到入学门槛,专业知识也不足。这番话,看似有理,实则充满了漏洞。既然知道佛罗伦萨国立美术学院的入学要求如此之高,为何当初招生时不把这些要求明确告知学生和家长?反而一味强调“保录名额”、“高录取率”,给人造成一种很容易就能入学的错觉?这难道不是故意误导吗?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该公司提出的解决方案。他们表示,已经为学生们找到了其他可以就读的意大利公立学校,学生们可以先去那里学习一年,然后再参加佛罗伦萨国立美术学院的入学考试。这就好比,你买了一张去罗马的机票,结果却被告知飞机只能飞到米兰,然后再让你自己想办法去罗马。这不仅浪费了学生们的时间和金钱,更重要的是,再次参加考试,又能有多少把握能够被录取呢?
这家公司的做法,无疑是在推卸责任,逃避问题。他们利用“中央美院”的名义进行招生,实际上却是一个商业预科项目,根本无法保证录取率。出了问题之后,又把责任推给学生,推给招生老师,甚至推给佛罗伦萨国立美术学院的考试难度。这种“甩锅”行为,不仅损害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也败坏了中国留学市场的风气。
这个事件再次提醒我们,留学市场的水很深,充满了各种陷阱和套路。学生和家长在选择留学项目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多方考察,不要轻信任何机构的口头承诺。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包括主办方、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录取保障等。
同时,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留学市场的监管,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打击虚假宣传和欺骗行为,维护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让留学市场更加透明、规范,让学生们能够放心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我们也期待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能够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并给出一个公正的处理结果。毕竟,“中央美院”这块金字招牌,不容玷污。
这起中央美院国际学院意大利预科项目事件,无疑给怀揣艺术梦想的学子们泼了一盆冷水。23个孩子,23个家庭,他们的付出与期待,最终换来的却是失望和迷茫。
这其中,固然有学生自身努力不足的因素,但更值得我们反思的是留学市场乱象丛生,信息不对称,虚假宣传等问题依然存在。涉事公司的“甩锅”行为,更让人感到心寒。
我们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规范市场,也希望家长和学生在选择留学项目时,能够更加谨慎,多方考察,避免落入类似的陷阱。
这不仅仅是23个孩子的遭遇,更是整个留学市场的一个缩影。我们期待看到一个更加透明、公正、健康的留学环境,让每一个孩子的梦想都能得到尊重和守护。
您的看法是什么呢?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中央美院国际学院# #意大利留学# #预科骗局# #虚假宣传# #保录# #零录取# #留学陷阱# #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