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康复治疗专业留学
点击上方“医师报” 关注我们
盛事一
德国神经康复模式因规范程度高、效率高、强度高等特点被公认为是国际领先标准之一,并且德国康复领域还拥有完备的分级康复体系、分工明确的高水平专业人员和覆盖全面的康复保险体系,对中国神经康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为推动神经康复医学的发展,由勃林格殷格翰旗下霁达康复,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德国Dr. Becker康复医学中心主办,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协办的“合霁·共达2019中德神经康复论坛”将于6月15日在上海周浦康桥酒店二楼宴会厅召开。
本次论坛旨在为中德神经康复的学术与技术交流搭建平台,对德国模式在中国的发展进行探讨。届时将邀请中德两国神经内科领域,神经康复领域的权威专家、知名学者切磋交流中德先进的发展理念,前沿的康复技术,并对德国模式在中国应用的成功案例及优秀成果进行展示。
参会方式一:扫描以下二维码立即注册线下参会
参会方式二:扫描以下二维码注册线上实时观看
嘉宾阵容
舒乐博 教授
霁达康复医疗总监,由霁达康复支持的SIMC康复医学科医疗负责人
医学博士、语言学博士、神经心理学教授、神经学教授
舒乐博教授在加入霁达康复前曾在德国著名的康复医院担任医学总监,首席医师近25年,专注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物理医学与康复,神经语言学和神经心理学。他为德国养老基金制定了阶段卒中康复的治疗标准,由他联合开发的神经恢复阶段模型在德国被广泛采用。曾发表关于神经康复、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神经语言学和神经心理学等多部著作和400多篇学术文章,担任德国医学杂志Neurology and Rehabilitation资深编辑,并受邀于康斯坦茨大学临床神经心理学系担任教学工作。凭借电磁关节领域的突出贡献,荣膺哥根廷大学科技奖。
李刚 教授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脑卒中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毕业于德国Philipps-Universitat Marburg大学(MD)、复旦大学(PhD)、哈佛大学医学院(GCSRT),麻省总院临床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脑血管专业组委员、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浦东新区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的综合诊治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干细胞库建设。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及重点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等课题。
侯立军 教授
上海市长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博士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上海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和全军神经神经外科研究所长;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兼创伤学组组长;上海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颅脑创伤、内镜颅底外科、脑血管外科及颅脑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房敏 教授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家百千万人才,卫生部突贡专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岐黄学者,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领军人才,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教育部高校奖二等奖2项,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奖等10余项奖励;建立行业标准4项,授权专利19项,发表学术论文330余篇,主编教材及专著著作10余部;培养硕博士30余人。致力于中医传统非药物疗法研究,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医推拿疗法应用,在脊柱病及四肢关节疾病神经功能损伤关键致病因素、干预手段、疗效机制等方面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
Gabriele Eckhardt
德国Burgerland GmbH康复医学中心治疗总监
奥地利克雷姆斯多瑙河大学神经康复学硕士、Bobath基础课程和高级课程讲师
Bobath协会治疗师e.V.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DGN感觉运动障碍康复指南委员会成员,曾担任德国和奥地利e.V. Bobath导师协会主席。在德国、奥地利、日本、印度尼西亚、新西兰担任Bobath概念的基础和高级课程以及运动分析课程讲师。
Robin Roukens 博士
德国Dr. Becker Klinikgruppe康复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医学总监
毕业于德国海德堡大学卫生经济学硕士。研究课题及临床重点为术后原发性脑卒中预防的可持续性/ESUS,多药耐药病原体在神经康复中的成本,吞咽障碍/FEES,早期康复治疗,神经康复中的并发症防治。
祁奇 教授
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治疗部主任
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副主任物理治疗师、副教授
中国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物理治疗专业委员会肌骨物理治疗学组主任委员、康复治疗专业委员常务委员、康复教育专业委员会物理治疗教育学组委员及中国物理治疗师资质认证考核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物理治疗技术学组副组长。《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编委,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10册,曾获得2018年中国康复康复医学会年度优秀康复治疗师,2014年上海市优秀康复治疗师,上海市优秀康复教育工作者,上海市民办高校教学比赛二等奖。
陈真 教授
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筹) 康复医学学科带头人,神经康复中心主任,研究生导师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博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纽约大学RUSK康复医学中心访问学者。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症康复常务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神经康复专委会常务委员;上海市杨浦区康复中心主任、康复质量控制组长。《重症监护后的遗留问题及康复治疗----重症康复医学》主译,诊治重症患者千余例,率领团队获得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SCI论文多篇, 多次主持和参与国家、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及上海市市级课题等。
廖华
由霁达康复支持的SIMC康复医学科康复医生
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
毕业于复旦大学医学院获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后在上海市东方医院完成上海市康复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之后在上海市东方医院康复医学科担任主治医师,主要负责康复患者的评估、方案制定与实施,具备丰富的康复医学诊断和治疗经验,尤其擅长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内科康复等。参与科室科教研活动,担任临床教学工作,参与上海市级科研课题,多次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并参与康复医学书籍的编写。
主办方介绍
霁达康复是勃林格殷格翰旗下品牌,旨在将拥有百年历史,基于循证医学的德国神经康复理念,高质量标准和先进技术带到亟需卒中康复的国家与地区,帮助更多卒中患者及其家人改善生活,重塑希望。同时致力与当地高校或医院建立深度合作,设立康复教学与培训项目,培养掌握先进康复治疗技术的专业人才,助力改善和提高当地的康复治疗现状和水平。2018年3月,霁达康复和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合作的康复医学科正式对外运营,组建了一支跨学科的国际医疗团队,配备国际先进的康复设备和设施,专注于卒中康复,同时提供神经、心脏病和骨科等领域的康复方案和治疗服务,历时一年多的发展,霁达康复已经拥有众多成功案例,收获了广泛好评。2018年12月,由霁达康复参与主办的“合霁·共达 2018中德神经康复论坛”首次经多个媒体平台直播,吸引线上观众3万余名。2019年,霁达康复荣膺国际物理与康复医学会颁发的“多学科卒中康复”国际培训资质,成为全球首家获得此项权威培训认证的健康管理机构。
由全球领先亚洲最大的医疗集团—IHH集团旗下百汇医疗集团参照国际联合委员会(JCI)标准建造,以国际化医疗视野和现代化服务为标准的综合性医院,共设500张床位。118个门诊诊室,15间手术室和10间产病房,配备心血管、骨科、整形外科、妇产、耳鼻喉、眼科、儿科等重点科室。SIMC与上海8家著名三甲医院的重点专科及其医疗团队达成深度,与国内外多家商业保险公司建立合作,为患者提供优质便利的医疗服务。
该中心拥有40多年历史,是全德排名前十的医疗机构之一。旗下共有9家康复中心和4家养老机构,配备1650位员工和1584张床位,专注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心脏康复和心身康复,年接诊量达到22,000位患者。自1999年起,德国Dr.Becker Klinikgruppe康复医学中心旗下所有医疗机构均通过DEGEMED认证,2018年被德国最具影响力媒体《FOCUS周刊》评为年度最佳医疗机构。
盛事二
脑卒中康复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合作,是一个集体协同的工作模式,既包括公众健康教育、脑卒中的二、三级预防,又包括急慢性期的康复治疗。脑卒中康复只有通过规范化及多学科化的脑卒中康复方案才可使患者在卒中后最佳恢复时间内得到充分的持续康复,将患者的功能障碍降至最低水平,最大限度的获得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更好回归家庭、社会和工作岗位。
由霁达康复,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主办,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办的国际认证ICF在脑卒中多学科康复治疗中的实践认证班将于2019年6月14日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举办。当天完成所有培训内容后,将获得由ISPRM中国认证官方代表与霁达康复颁发的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证书,及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课程亮点
亮点一:前沿话题
本次认证班为期一天,聚焦多学科卒中康复,探讨国际学术前沿ICF沟通和评估热点,剖析中外脑卒中康复成功模式,并结合案例探索多专业角度的实践。
亮点二:专家打造
该培训课程由勃林格殷格翰旗下霁达康复品牌医学负责人Paul Schoenle教授和他的临床团队负责培训内容的编写,来自中国、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脑卒中康复相关专业的顶尖专家团队也参与了审阅,包括葡萄牙的ISPRM国际学会前主席Jorge Lains教授、世界神经康复联盟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席燕铁斌教授和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吴毅和朱玉莲主任等。
亮点三:权威认证
课程认证非常严格,需要通过逾50位欧美ISPRM教育专业委员会核心专家对认证培训的计划、教案、教材、考试、中心和讲师等环节相关资料的严格评审,同时还必须经过现场评审。专家们得出评审建议后会提交至ISPRM最高学术管理层(ISPRM主席内阁),由主席内阁五位意见领袖最终核准,方能授予国际认证培训资质。
日程安排
培训名额
仅限康复领域临床相关人士,签到时需出示工作证。开放30个名额,以报名顺序为先。
培训时间
2019年6月14日 9:00-17:00
培训地点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浦东新区康新公路4358号)
咨询或报名请扫描该二维码
温馨提示:不含交通和住宿费。如需住宿安排协助,请咨询联系人。
讲师阵容
舒乐博 教授
霁达康复医疗负责人、霁达康复支持的SIMC康复医学科康复医生
医学博士、语言学博士、神经心理学教授、神经学教授
舒乐博教授获蒂宾根大学医学博士和语言学博士学位,在德国哥根廷大学医学院获神经学与神经心理学康复博士学位。在德国知名康复医院担任医学总监和主任医师近25年,专注神经康复领域,在神经语言学和神经心理学领域也颇有造诣。
郝又国
同济大学附属普陀区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
郝又国,主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神经病学博士,南京医科大学副教授,安徽医科大学博导,南京医科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硕士生导师,美国Methodist University Hospital 访问学者,获得哈佛医学院GCSRT培训及第七届WHO康复医师培训证书;上海市松江区第6届和第7届首席医生,《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审稿专家,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健康管理研究所“脑卒中早期预警与脑血管健康管理多中心研究”课题组专家。近年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SCI 2篇,主编专著三部,目前多项学术任职,获得多项奖项,多次举办国家继续教育项目。
廖华
霁达康复支持的SIMC康复医学科康复医生、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廖华毕业于复旦大学医学院获硕士研究生学位,在上海市东方医院完成上海市康复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之后在上海市东方医院康复医学科担任主治医师,主要负责康复患者的评估、方案制定与实施,具备丰富的康复医学诊断和治疗经验,尤其擅长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内科康复等。参与科室科教研活动,担任临床教学工作,参与上海市级科研课题,多次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并参与康复医学书籍的编写。
桑贤明
霁达康复支持的SIMC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师长、物理治疗师
桑贤明毕业于南通大学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曾任上海阳光康复中心康复治疗部物理神经组组长,长期从事神经康复工作,在卒中后并发症预防、干预及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卒中后的康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伤病后运动功能障碍,结合运动训练矫正异常步态及姿势等。桑贤明曾先后赴上海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德国Dr.Becker 康复医学中心学习及交流。
李艾莲
霁达康复支持的SIMC康复医学科护士长、专属康复管家
李艾莲毕业于苏州大学医学院高级护理本科,在三甲医院和外资医疗机构积累了近十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主要擅长心脏内外科、老年科、心脏康复的护理,曾赴德国Dr.Becker康复医学中心进修学习。李艾莲获多个区级奖项,多次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并参与多本护理专业书籍的编写工作。
Janina Bergmann
霁达康复治疗顾问
Dr. Becker康复医学中心旗下医院物理治疗师长
Janina Bergmann女士毕业于德国Osnabrueck大学物理治疗学院。毕业之后开始从事物理治疗师工作,积累了7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神经康复和骨科康复,并继续接受神经康复领域的教育,例如神经发育疗法。2014年开始,Janina Bergmann女士加入Dr. Becker康复医学中心旗下Neurozentrum Niedersachesen医院,担任物理治疗师长。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往期回顾
▶ 帮亲朋好友挂号、安排病房被列为微腐败:陕西卫健委整治健康行业乱象行为
▶ 不看后悔!你永远不知道护士节的护士们到底有多疯狂……
▶“仁济医生被拷走”事件追踪|医生真的都不给患者加号了吗?
▶ 海潮随笔|出走半生,你是否已经给自己一个交代?
▶ 快来快来!卫健委发通知啦!绩效考核你了解了吗?
▶ 天啦噜!柳叶刀:“中药”软膏竟然加激素!皮肤科权威专家有话要说
▶ 医师报自导自演微电影|饮食有道,如此肾好!
▶【视频】2019医师报:致敬生命 致敬医者
▶【视频】2018医师报:为梦插翅 化茧成
编辑:霍元杰 审核:黄玲玲 陈惠
目前300000+医生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