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设计创新硕士
26岁的叶佳卉是悉尼大学的会计金融学硕士,毕业回国后在一家央企工作了一年。去年疫情过后,她辞掉了原来的工作,今年3月,她正式上岗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
今天下午,65名和她一样今年新入职的杨浦社区工作者在大学路街区的创智农园上了特殊的一课。这些年轻人中最小只有18岁,未来他们将成为服务社区的中坚力量。
到广阔天地感受创新治理
2021年杨浦区新录用社区工作者入职培训班为期五天,区别于以往在大会议室里讲课的流程,今年的培训班引导学员以“全区跑”的方式,走到广阔世界中。
在创智农园参与白领与居民的种植活动,在辽源西路居民区聆听三个小区“破墙”背后的故事,到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体会让社区变成创新源头的实验——“社区治理新干线”是杨浦区6条党史学习教育线路之一。
从辽源西“一脉三园”出发,经过抚顺路睦邻中心、NICE2035原型街、阜新路口袋花园、创智农园、国定一“睦邻门”到殷行市民健康党群服务站,线路途径的每个点位,都是杨浦区创新社会治理成果的亮点。
“每一位社区工作者都有日常工作的一个居委会、园区或一扇窗口。”杨浦区地区办相关负责人王硕说,“我们希望这些年轻的工作者不囿于自己的一方小天地,能接触更多不同的社会治理领域。”
投身社区是因为看到价值
今年三月底,叶佳卉到五角场街道自治办报到。正式上岗的第一天,她忙前忙后地帮助居委会报销,处理了许多跟财务相关的工作。“财会是我的专业,这也算是发挥了自己的一点特长。”最近,她还经常到社区疫苗接种点充当志愿者,帮忙设计现场流程。对她而言,社区工作没有像旁人想象的那样枯燥,反而充满了“挑战性”。
“出国之前我就想好了要回国工作的,但从来没考虑过到社区工作。”去年疫情期间,叶佳卉看到社区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尤其是我的朋友从国外回来后,得到了居委干部和社区医生的悉心帮助,这让我看到了这份工作的价值。社区工作者是一个奉献自我的岗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叶佳卉便报考了社区工作者的考试。
对于放弃了与自身金融专业对口的工作而投身社区,她说并不后悔。“社区工作者每天要面临的工作很多元,更需要一些跨行业的年轻人加入。”
来源:作者:黄尖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