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大学有清华难考吗
中新社·华舆讯 据维城报道 本周最新公布的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0)显示,中国清华大学在学术声誉和研究影响力的指标评分上继续提高,再次打破了去年创下的中国大学的最高排位,从世界第16名上升到第15名,在亚洲大学中排名第三。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0旨在为全世界的学生探索全球最顶尖的大学。本次排名共囊括来自全球的85个国家和地区、1002所大学。中国总共有75所高校入榜,其中中国内地50所,中国香港7所,中国澳门2所,中国台湾16所。共新增10所上榜大学。
中国是世界上坐拥百强大学最多的亚洲国家。
中国总共有75所高校入榜,共有12所院校进入百强。
清华大学是中国排名最高的学府,自前年首次冲进前20名、去年上升至16名,超过了耶鲁大学(今年17)和哥伦比亚大学(今年19)2座藤校。今年又上升一名超过了另一所常青藤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16),
北京大学名次下滑1位,位居世界第23,超过了多伦多大学(25)、曼城大学(27)、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30)、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并列31)、KCL(31)。
复旦大学上升7名至全球第34名,超过纽约大学(35名)、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36名)、悉尼大学(40名)。
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世界第47名)双双创下了各自的历史最好成绩。
香港大学上升3名位居世界23~ 香港科技大学全球第27,较去年继续上升5名。
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各自上升3名和4名,位居全球43和48名。
浙江大学上升1名至53名,超过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54名)。
台湾大学NTU上升3名至66位,超过高丽大学(69)。香港理工大学上升16名至全球75名。
中国拥有的世界百强大学数量(12所,和去年相同)仅次于美国(27所,比去年少2所)和英国(18所,和去年相同),继续成为拥有世界百强大学最多的亚洲国家。
相比之下,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在今年QS榜单上排名仅位于全球第154位,维也纳技术大学(TU Wien)全球第192位,维也纳经济大学(WU Wien)在QS“商业与管理”类榜单中排名全球第37。
不仅排名相较中国大学靠后,奥地利人想要顺利进入这些奥地利大学完成学业也并非易事。
因此,很多人想到,是否有可能以奥地利人的身份申请进入中国的“世界百强”大学学习呢?
此前有消息称,清华、北大等中国高校对招收外国学生来华留学免除了笔试,也就是奥地利学生想上清华、北大,只要“报”,不用“考”。
政策一出,在中国国内不同的声音纷至沓来——
很多人说“十年寒窗不如一纸国籍”。
对此,6月10日,中国教育部发布《关于规范我高等学校接受国际学生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国际学生进入中国高等院校本专科阶段学习的申请资格进行调整,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这两类“国际学生”进入高校门槛更高了
通知明确,高等学校应当严格依法审查国际学生申请入学的国籍身份和报考资格,对于国籍身份存疑的,应主动向当地设区市以上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核查确认申请人的国籍身份情况。
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的外国侨民可申请参加高考
对于目前在国内高中就读的部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的外国籍学生,如不符合《通知》规定的在外国实际居住时间限制,如何才能进入中国高等学校学习?
教育部国际司负责人明确,对于在中国定居并持有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国侨民,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的,可在有关省份申请参加高考。
如果高校在招收国际学生时不明确学生国籍,或学生本人不明晰自身国籍,该如何确认?
教育部国际司负责人表示,对国籍不明晰的学生,高校或学生本人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进行判断或向当地设区市以上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核查确认国籍身份情况。
通知全文如下:
教育部关于规范我高等学校接受
国际学生有关工作的通知
教外函〔2020〕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为维护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按照《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的要求,现对高等学校接受国际学生申请进入我高等学校本专科阶段学习作出如下补充规定:
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五条,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自2021年起,其申请作为国际学生进入我高等学校本专科阶段学习,除符合学校的其他报名资格外,还应持有有效的外国护照或国籍证明文件4年(含)以上,且最近4年(截至入学年度的4月30日前)之内有在外国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一年中实际在外国居住满9个月可按一年计算,以入境和出境签章为准)。
二、祖国大陆(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居民在移民并获得外国国籍后申请作为国际学生进入我高等学校本专科阶段学习的,应满足本通知第一项要求。
三、高等学校应当严格依法审查国际学生申请入学的国籍身份和报考资格,对于国籍身份存疑的,应主动向当地设区市以上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核查确认申请人的国籍身份情况。
高等学校可在本通知的基础上,制定本校的规定,对国际学生申请入学的身份资格作出进一步要求。
四、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本通知转发至本行政区域内所有招收国际学生的高等学校。
五、本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2009年11月16日发布的《教育部关于规范我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有关工作的通知》(教外来〔2009〕83号)同时废止。
六、本通知最终解释权归教育部所有。
教育部
2020年5月28日
很明显,对”华人“身份国际学生的要求提高了:
最近4年必须实际在外国居住2年以上;
明年开始必须持有外国国籍4年以上才能通过“申请”去中国留学,
否则就必须参加高考。
然而,即便你是土生土长、德语是母语的奥地利人,想要“申请”念清华、北大,真的是你想象得那么简单吗?
我们在清华大学国际学生招生简章中看到了如下要求:
可见清华对于国际学生的申请资格,门槛并不高:
1、学习成绩优良,品行端正,身体健康,具有相当于中国高中的毕业学历;
2、提供高中成绩单;高中毕业证书;国际通行考试的成绩(如SAT/ACT/A-Level/AP/IB等);其他辅助证明材料;
3、语言水平
-汉语水平达到HSK汉语考试五级(含)以上,且每一科目均在60分以上。
汉语水平达到HSK四级(且每一科目均在60分以上)也可申请,但需在入学后一年内达到HSK五级(含)以上(且每一科目均在60分以上),否则取消就读资格;
如母语为汉语或高中阶段使用汉语教学的申请者,经清华认定,可免除提供HSK成绩。
- 良好的英语水平:对于母语不是英语的人,请提供英语语言考试成绩报告(例如托福、雅思或其他)。
4、到2020年9月1日年满18岁;未满18周岁的,提交《在华监护人公证书》
5、 对于那些放弃了原来的中国国籍而成为外国公民的人,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83号文件(2009)规定的条件:即来华留学申请人必须持有有效的外国护照或国籍证明文件4年(含)以上,且最近4年(截至入学年度的4月30日前)之内有在国外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一年中实际在国外居住满9个月可按一年计算,以入境和出境签章为准)。
我们在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留学生办公室官网看到,《2020年北京大学免笔试招收外国学生来华留学攻读学士学位招生简章》显示,虽然免笔试,但在学业成绩方面依然要满足下列条件:
且不论对标准化考试的成绩要求,
北大对汉语水平要求比清华高。
汉语水平考试6级是什么概念?
也许你认为简单,那就来看看这些HSK 6级的题目,你会不会做?
(真实考试时间紧张,每题解答时间无法超过1分钟。答案在文末)
中国教育部于2010年9月出台了《留学中国计划》,其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使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
中国对包括“华二代”在内的国际学生申请在华留学的不少规定,其实是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鼓励“华二代”勿忘中国心的一种“惠侨政策”。
2017年开始,清华大学录取本科留学生,不再采用笔试,转而采用申请审核制。此举曾引发舆论热议,当时,清华大学的负责人回应说:“申请审核制是比较通行的本科国际学生选拔方式。改用此制,是为更全面考核报考学生的高中学业水平、中文能力、综合素质”等。
然而,一位负责高校留学工作的内部人士透露,“我们都知道,清华这样做,其实是为了招收真正的国际学生。”
在以往的笔试录取制度下,一些有条件的父母,会为子女弄个其他国家的公民身份。他们以留学生的资格参加考试,这样考取名牌大学比北京户口的优势还大。
有鉴于此,才有了中国教育部上述来华留学申请人必须持有有效的外国护照或国籍证明文件4年以上,且最近4年之内有在国外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之类的规定,但即便如此,有些国人还是会钻政策的空子,清华的招生改革就是希望将这些“假洋鬼子”排除出去。
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大学录取的留学新生从2005年的6.1万人上升到了2014年的11.1万人,增幅为82%。相比之下,同期每年录取的国内大学生则从504万人上升到698万,增幅为38%。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年度数据,如果将各类留学生加总,他们的存量已从2011年的29万人上升到2016年的44万人,接收留学生的高等院校则从660所增长到829所。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
为什么留学生比例对中国高校这么重要,没有他们就不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了吗?
问题在于,
是否“一流”并不取决于中国大学而是由某些国际媒体发布的全球大学排行榜决定的。
我们来比较三个目前世界上影响力较大的大学排行榜:
- 一份由QS咨询公司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合作推出,
- 一份由《泰晤士高等教育》(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制作,
-一份由上海交通大学的高等教育研究院发布。交大排行榜(ARWU,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完全基于科研成果指标,而且由本土大学评估,因此在学术界之外的影响力不如前两者。
那么,QS排行榜和泰晤士排行榜又是根据什么标准排名呢?
像很多“量化考核”使用的指数一样,QS排行榜和泰晤士排行榜基于各国高等学府的多项数据,比如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声誉评价等。将这些指标标准化,再赋予一定权重,分析人员就可以计算出每所大学的分值和名次。
QS和泰晤士的计算公式都包含一项指标,即国际学生相对于本国学生的比例。前者赋予它5%的权重,后者则赋予2.5%。因此在这两个榜单上,一所大学留学生的比例越高,评分也就越高,而与生源质量无关。
当然,这些年来,中国高校扩招留学生的低效与不公在中国国内也曾遭受非议:北京大学每年招收约二百名韩国本科生,在整个山东省才招一百多人,山东的人口是韩国的两倍多。北大放弃了中国本土的优质生源,却招来二三流的韩国学生提升“国际化”,有人评论此举实属得不偿失。
我们需要正视的问题是,中国的一流大学招收留学生,不得不参与国际竞争。除了对中国文化抱有特殊兴趣的青年,国外学生首先会考虑申请欧美大学,和中国学子的留学趋向一致。因此,中国的一流大学也只能招收到其他国家二三流的学生,而中国二三流大学能招到的留学生素质就更等而下之。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巨大,高考竞争激烈,北大清华的本土生源质量不见得逊于哈佛耶鲁,而留学生的水平却不如美国一流大学。这就造成了同一所大学内,中国学生与留学生具有显著的成绩差距。
延伸阅读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0旨在为全世界的学生探索全球最顶尖的大学。今年是QS第17次发布世界大学排名。
图:topuniversities.com
QS世界大学排名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简称ARWU,上海软科排名)
被视为目前世界
最具影响力的四大排名
QS世界大学排名参评标准
四大评估标准
Research 研究
Teaching 教学
Employability 就业力
Internationalization 国际化
六大衡量标准
学术声誉(Academic Reputation),占40%
今年搜集了9.4万位高校领域大牛对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意见,比去年又多了1万多。这也是世界上类似调查中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排名。
雇主声誉(Employer Reputation),占10%
雇主声誉的数据来源于QS雇主调查,考察的是毕业生就业能力。
文献引用数(Citations per faculty),占20%
考察学校的科研水平。数据来源于Elsevier’s Scopus,世界上最大的学术期刊数据库约1350万学术期刊论文和7400万论文引用数据。数据参考都是近5年,今年参考文献的年限是2013-2018。
教师/学生比例(Faculty/Student Ratio),占20%
考察学校的教学水平。一所大学的教学质量往往是小伙伴们比较看重的参考点,师生比例越高,学生被关注度就越高,一对一或多对一对和一对多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肯定有所差别。
国际学生比例(International Student Ratio),占5%
国际教师比例(International Faculty Ratio),占5%。这两项衡量指标表明这所大学可以为教职工/学生提供一个跨国环境,培养学生全球意识。
2020QS世界排名TOP 20
《维城》小伙伴《英伦圈》制图 参考QS2020排行榜
HSK试题答案:
51 C 52 B 53 C 54 D 55 A 56 D 57 A 58 D 59 B 60 C
(原标题:清华大学全球Top 15!华裔孩子不用考试都能上清华?附申请指南!)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